1 适时科学转群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 18 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转群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
据生产实践,在蛋鸡转群上笼前应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等疫苗。 蛋鸡产蛋期间应停止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以免引起产蛋量下降和产软壳蛋。 另外,蛋鸡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方法驱杀;驱除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 20 ~ 30 mg / kg 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等拌料服用。
2 减少应激因素
高密度养殖应激、热应激、噪音、强光惊吓等应激均可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蛋鸡的正常产蛋周期是每隔 26 h 产蛋一枚,应激可明显影响蛋鸡排卵周期,促使体内释放过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改变激素平衡,影响采食量,促使肌肉和骨骼分解,从而影响产蛋性能。
据生产实践,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下的鸡群免疫力低、抗病力弱、产蛋性能明显下降。 许多常见的蛋壳表面缺陷大多是蛋壳腺受到强烈应激的结果,“钙斑”、“花壳”和“白垩状蛋壳就是由于钙盐沉积过多造成的。 应激蛋鸡群还容易生产薄壳蛋,多因炎热气喘(呼吸过度)导致酸碱平衡紊乱所致,喘气还可导致肺内二氧化碳损失过多,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导致血液 pH 更偏碱性,减少血液中的游离钙含量,从而容易产出薄壳蛋、软壳蛋。 因此,在转群、免疫接种前可在蛋鸡日粮中适量添加多维生素、抗菌素以减轻应激反应,适时转换为产蛋料,一般可在 18 周龄时开始饲喂产蛋鸡料,20 周龄起开始喂用产蛋高峰期料,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多维素等,以满足蛋鸡产蛋高峰期的营养需要。 饲养管理方面,应采取自由采食方式,始终保持料槽有充足的饲料,并供给充足饮水。
3 创造良好环境
育成期蛋鸡养殖一般可采用自然光照法,18 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已经达到标准,则可每 2周增加光照时间 30 min,直到产蛋率达到高峰时光照时数达到 15 ~ 16 h / d 为止。 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至 20 周龄时增加光照时间。 蛋鸡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不能缩短光照时间,不能减弱光照强度。
另外,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为蛋鸡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产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 13℃ ~23℃,冬季保持在 10℃以上,夏季保持在 30℃以下,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保持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4 科学合理补钙
蛋鸡在产蛋期需要大量的钙、 磷, 其中约有90%钙质用于骨骼和蛋壳生成,约有 80%磷质同钙一起构成骨骼,其余钙、磷则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蛋鸡的蛋壳约占蛋重的十分之一,其中 90%为碳酸钙。 一枚重约 50 ~ 60 g 的鸡蛋含碳酸钙 4. 5 ~ 5. 4g,按钙的利用率为 60%折算,每产一枚鸡蛋约需碳酸钙 10 g,折纯钙 3. 5 g。 但鸡体内的体钙只有 15 g左右,按照产蛋需要,母鸡体内(包括骨钙)仅够产 3~ 4 枚蛋的所需钙,所以需要大量补钙,但补钙时应
注意以下二点。
一是忌喂生骨粉。 由于加工骨粉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其产品质量差异很大,所以有蒸骨粉和生骨 粉之分。 蒸骨粉是经加工处理后,除去大部分蛋白质和脂肪,又经榨压、干燥、粉碎而成的产品。蒸骨粉为白色或银灰色,无异味,含钙 30%、磷 14. 5%、粗蛋白 7. 5%、粗脂肪 1. 2%以上。 生骨粉则是在设备简陋条件下生产的一种劣质骨粉。 是把杂骨简单冲洗后用大锅蒸煮数h,不加压、不脱胶,晒干粉碎而成,有特殊臭味,呈黑色或暗灰色,含钙 23%、磷10. 5%、粗蛋白 21%、粗脂肪 5%左右。 如果用生骨粉长期饲喂蛋鸡,由于未经高温高压处理,骨钙与骨胶结合在一起,吸收利用率远低于蒸骨粉。 饲喂时间较久则会引起鸡体内钙、磷比例失调,导致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给养鸡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二是最好选择粗粒钙源。 蛋鸡产蛋期间,日粮中添加钙质应以贝壳或粗粒石灰石的形式供给,因为这种粗粒钙源在肌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对加强蛋壳形成和蛋壳强度效果较好。 石灰石粉或天然碳酸钙一般含纯钙 38%左右,是补充钙质最廉价的矿物饲料。 采用贝壳粉作为钙源饲料时应注意优先使用海滨多年堆积的贝壳,因为经长时间堆积,其中附带的有机质已经消失,杂菌较少。 一般贝壳粉含碳酸钙 96. 4%左右,折合含钙量 38. 6%。
5 加强疫病防控
蛋鸡在临近产蛋高峰入笼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量投放抗菌素,如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每隔 4 ~ 5 周投药 1 周,以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等。
养鸡舍要加强卫生管理,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制度,防止疫病传入。密切注意产蛋率的上升幅度是否符合标准,密切注意外界环境对鸡群的任何微小影响等。